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 教育动态
 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推...
 教育部、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中小学...
 教育部、国家民委、共青团中央召开...
 教育部颁布《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
 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2023年...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2023暑期教...
 四部门印发通知部署2023年秋季...
 教育部召开全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会...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教育部召开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
 
 • 课题指南
 《教师专业发展与创新教学研究》总...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能提升策略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查询
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及教学策略  
作者:邓贵林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 四川 阆中 637400

 

【摘  要】在新课程教育标准下,我国的教育制度在不断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被应用到中学语文教学中,为教师提供过了较大帮助。现如今的教学理念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培养学生中学语文核心素养,以此来推动学生全面成长发展。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核心素养教育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应该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融入批判性思维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语文思考逻辑,进而提高语文学习效果,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学语文;核心素养;批判性思维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侧重于让学生对语文知识内容产生自己的思考。传统教育制度并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在传统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学生大多都会直接学习教师所传达的知识点,没有过多的讨论与交流。评判性思维的培养就要引起学生的疑问,让学生对某个观点、事件提出质疑,要敢于挑战权威。这一语文核心素养理念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它可以让学生日后在思考问题时能够学会从多个角度考虑,从而找到多种解决办法,完成个人能力上的提升。

1.当前中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问题缺乏讨论性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大多都是教师通过备课提前设计好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教师采用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是为了引导学生对问题产生思考,然后一步一步找到对应的答案[1]。如果在引导过程中出现了思维偏差,导致学生没有找到标准答案,教师基本就不会再与学生进行探讨,而是重新选择一名学生开始引导。这种教学方式导致教师的提问带有目的性,问题本身是因为答案而存在而不是让学生对问题产生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即便产生了不一样的思路,但也被教师所否决,长此以往下去学生的思维就受到了限制,整体学习质量也在不断下降。

12 教师的提问过于依赖教材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无论是备课,还是讲课始终围绕着教材进行,这一工作方式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有一部分教师过于依赖教材本身,所有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内容,并没有考虑到教材内容设置的含义。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办法将教材内容所展示的观点准确传达给学生,学生只学习到了思维固化的知识点,没有得到思想上的进步。

13 教师的提问没有价值

为了更好的完成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教师经常会使用提问的教学方式来增加师生互动,引发学生思维。但很多时候教师的提问都是没有价值的,教师的问题要么已经提前设置好了答案,不允许学生提出质疑,要么问题本身有着大而空的弊端。教师所选择的问题根本没有探讨的必要,问题本身也没有研究价值,这就导致学生没有办法在回答问题时真正学会语文、学懂语文。就比如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就是翻译课文、讲解知识、分析人物,教师没有针对文言文本身所蕴藏的深意进行讲解,导致所提出的问题也过于简单化。

2.中学语文教学开展批判性思维培养策略

2.1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批判性思维问题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敢于思考、敢于表达的习惯,创造条件使学生充分发掘潜力,从而“言他人所未,想他人所未想”。如果学生充当的角色仅仅是一味地接受与继承,那么何来创新和发展。所以作为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鼓励和保护学生的求知,在一次听课活动中,有一位学生在读完《愚公移山》之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非要让山搬家?为何愚公不搬家呢?这是一个多好的问题啊!它不仅是对征服大山这种方式的一种质疑,更是一种反式思维或逆向思维的体现,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老师的第一反应就不应是去分析它对与错,而是首先要给予肯定,让批判性思维的火花能够燃烧。批判性思维强调质疑精神,质疑精神的实质就是提出问题。鼓励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做法与途径[2]。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曾经提出过“精神助产术”,其含义是先提出问题与观点,然后再怀疑问题,否定问题,最后重建问题。这一观点意味着教师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时不用在乎问题本身,而是要注重怀疑问题、分析问题的这一过程,要在讨论中诞生新思想。学生的脑海中一旦形成问题意识,就会带来学习态度的转变,由被动接受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学习,思考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成为一种内在需求,极大地激发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动机高涨,形成解决问题的良好氛围。

2.2 构建合作互动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中学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民主、和谐、开放、合作的课堂。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是一个自由、快乐的课堂,学生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观点,教师也要对学生的想法和观点表达充分的理解并热情的回应。教师需要明确的是中学语文教育批判性思维培养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得到激发,从而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2.3 宽容学生的错误,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因为经验不足、能力不够而无法准确了解教师的思维,学生很容易犯错,这时教师需要采取宽容的态度,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防止学生因为受到打击而拒绝发表自己的观点。正如怀特黑德说过的一样:假若不让错误出现,便不会有真理降世。教师要清楚的了解中学语文批判性思维教育是允许学生犯错的,教师在面对学生千奇百怪的问题和思想时给予足够的尊重,并尝试理解学生的思维逻辑,从而与学生进行友好的探讨。

结束语:

总之,在中学语文批判性教学中,教师需要准确了解评判性思维的评价方式和教学方法,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要让课堂交流变得活跃且积极。教师所传达的理念一定是引导学生自主理解,而不是让学生被动接受,只有这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秀花.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及教学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0.

[2] 罗小娟,陈佳欣,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40(05):58-64.

文章来源:中小学教育杂志2024年10月第29期